2023年初中語文老師教育故事案例分析(5篇).docx
- 2023-03-15 13:47:28發布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語文老師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篇一
通過幾天的軍訓有一個學生逐漸進入我的視線,在站軍姿的時候這個學生總會搞些小動作,比如腳在抖動,手在前后晃動,有時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一些壞笑。教官發現時就把他單獨叫出來當著大家面站在一旁,他好像跟教官過不去,當教官不注意就會扭動身子,有時也壞笑,弄得其他同學也會跟著笑起來。教官實在怒不可遏的時候就罰他跑步!但是情況卻沒有什么好轉!
這個學生叫蔣某某(為了學生隱私我暫且這樣叫他),我查了他的入學成績,是班里的中等偏上的學生,學號是19號,檔案里老師的評價也沒有特別的地方,我注意到他是初三才轉學來的。于是我抽空就找他談,問他是不是對現在情況自己有什么想法?包括學校,軍訓,教官,老師,同學等等有什么自己想法沒有?他一般問題都不回答,但他最后表示自己會做好的,對一切沒有什么意見。后來他臉上的壞笑基本不出現了,但是有時會有些動作不規范被教官處罰。我認為他已經態度上已經有進步了,也就沒有繼續找他談話。
開學以后,沒過多久老師又想我投訴,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男生總是在那里壞笑!根據幾個老師的描述,我知道,那個壞笑的男生又是他!于是我再一次找他談話,但是他表示自己并不是對老師不滿也沒有別的意思,說自己會改的。我再一次相信他了,并且鼓勵他,相信他能成為最好的學生。但是幾乎所有的科任都認識他了,還是因為他在課堂上對老師的怪笑,甚至年級長也認識了他,他還頂撞年級長。我再次找他談話,問他怎么回事,他說年級長說他沒有家教,怎么說他都可以,但不能說她媽媽!我意識到要找她家長過來談談了,找她聯系方式的時候,我才發現,父母一欄當中只填了媽媽的名字以及聯系方式,于是我聯系了他媽媽。但是電話一直沒有人接。聯系打了三天電話,電話那頭才有人接了。原來她媽媽這幾天由于身體原因一直在住院!我向她說明了蔣某某入學以來的表現。接下來的第二天,她媽媽來到我們辦公室,一見到兒子,就失聲痛哭起來,指著兒子哭訴起來!“我容易嗎?!送你上學的時候你是怎么答應我的!”,蔣某某在旁邊低頭默默流眼淚。原來蔣某某的父母離異,現在媽媽一個人撫養他,他在初中經常犯同樣的毛病,總是受到老師的批評,他非常自卑,也受到同學排斥。后來母親特地從外地把他帶到廣州,但是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后來經醫生鑒定他屬于多動癥!有些行為自己根本無法控制,比如說臉上的怪笑。由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暫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于是只能安撫她媽媽答應她一定會幫忙教育蔣某某的,叫她放心,不需要太擔心。
多動癥,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于是我向學校申請對他進行心理輔導。為了不傷他的自尊,首先征求了他個人意見,同時向其他同學保密,也跟所有的科任老師說明了他的情況,其他老師也對他的情況也表示理解和同情。在多方的努力下,蔣某某后來雖然偶爾會犯同樣的毛病,但情況一天天的好轉,高一結束后,他被分到了其他的班級,我也及時把他的情況介紹給高二的班主任!
高三畢業時,雖然他不在我班上,但是畢業時,我還是收到了他的畢業禮物,一封由衷的感謝信!他表示,“老師是你不離不棄,讓度過了那段灰暗的日子。”能夠讓一個學生從心里陰影中走出來,幫助他健康成長,我也無比欣慰!
反思:解決學生的問題需要家庭學校老師三方的溝通努力,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真正解決,想當然、簡單、粗暴的方法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教育!
初中語文老師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篇二
此時無聲勝有聲
教育背景: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興趣、愛好,每個學生都渴望受到教師的表揚及同伴的認可,都希望自己在各方面比別人做得好,而且不斷超越自己。這就需要教師走進學生,了解關心學生,從其興趣愛好中捕捉閃光點,不失時機加以鼓勵,并給以機會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在能力,為他們找到不斷進步的支點。成功的教育需要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感情與感情的共鳴。只有訴諸于情感,從內心深處生發的道德情感才會有生命力。只有觸動孩子的心靈,教育者才會有豐盈的收獲。教育的成功不是教師“推一推”,學生“動一動”的結果。只有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作用被尊重和重視,才能使學生的發展得到動力性的支持。
在班級中,總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各方面表現都處于中等水平,他們是一個最容易被忽視的群體,但是這個群體卻是班級的中堅力量。對于正處在生長發展特別階段的兒童來說,由于人生閱歷和思維能力發展的局限,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往往停留在較浮淺的層面,頭腦中更多的是感性的、直觀的、形象化的東西。針對孩子們這樣的特點,要觸動孩子的心靈,首先要貼近孩子的心靈,了解他們最需要什么?有什么煩惱,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困惑。如果在班級工作中,教師多去關注他們,為他們創設多個表現自我的舞臺,讓他們在班級活動中,在班級的管理中體現自己的價值,發揮他們的潛力,他們將發揮巨大的作用,從而加快集體進步的步伐。
事件描述:
在班里小明實在是個默默無聞的孩子。個子不是很高,瘦瘦的,平日里沉默寡言,很守紀律,成績一般。所以他既不會因為成績的優秀而令我喜上眉梢,也不會因為不做作業而讓我怒上心頭。很長一段時間,小明給我留下的所有印象用十幾個字便可以描述了。
我開始對小明關注起來是在一次家長會后,他的父母留到很晚,與我懇談了很多關于小明的情況。小明的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年紀也比較大了。他們對小明的期望值很高,可孩子的狀況并不令他們滿意。他成績平平,對讀書好像
也不是非常感興趣。不過令我感興趣的是,在學校很少說話的小明,到家之后竟會滔滔不絕的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全部講給家里人聽,事無巨細,毫無隱瞞。這實在是一個巨大的反差。
那次家長會后,我便有意的觀察小明,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很調皮的孩子,老師不在的時候,和同學打鬧很多,有幾次看見我的時候,動作已經停止了,但臉上的笑容還在凝結的過程之中。看來小明平時不茍言笑原來都是假象。小明的母親把這稱作“悶皮”。這樣的學生通常都比較膽小,見到老師有一種天然的恐懼,老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話活動作他可能會在心中回味很久.因此對這樣的學生言行要特別謹慎.
實施措施:
面對這樣的學生,作為教師不應該因為他們的“平凡”而忽略了孩子的存在。所以此后我注意增加了與小明對話的次數,但每次小明的回答都是十分的簡單。有幾次在辦公室里我與小明促膝談心,他基本上都是用搖頭或點頭來回答我的問題。除非是我問他一些諸如“小明,你好象有一次數學作業沒有做”或“小明,有人說你昨天欺負女同學了“這樣對他有刺激的問題,他才會很激動的分辨“沒有!誰說的”除此之外,我很難讓他多說話。既然他不愛說話,我并不勉強他,交流不一定得通過語言來進行。上課的時候我會有意識的提問小明一些并不十分難的問題,小明答對了我會及時表揚他;課堂上作練習,小明在練習本上做對了我會給他一個肯定的眼神;考試卷子發下來了,小明考了90多分,我用手拍拍他的腦袋說“不錯,有進步”。小明抬起頭來,在他的眼眸中,我分明看到了激動的光芒。
漸漸的,小明上語文課變得很專注,每次我講完一篇課文,小明的嘴角如果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我就知道他聽懂了。慢慢的,小明的語文成績已經穩定在班級的中上水平,我便鼓勵他課后自己多去看一些課外書籍,并推薦了幾本書讓他去看。果然小明不僅能認真去看,遇到不懂的地方還能夠來問我。小明對語文的興趣越來越濃,對一個內向的人來說,這種興趣是穩定而持久的,從那以后,他基本上是微笑著上完語文課的。
教育啟示: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們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每個孩子,都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讀的書,只是這每一本書的開啟方式不同,但開啟每一本書都有一個核心的思想,那就是讓孩子感受到成功,也就是教師要堅持從成功中學習的思想。要讓孩子感受到
成功,就應該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斷給予孩子們成功的反饋,這樣才能使他們努力堅持下去,不斷取得成功。作為一名班主任,就要做一個有心人,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發現并抓住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契機,讓班中的每一個孩子在老師期待的眼神中;在老師殷切的話語中;在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中,切實的感受到教師的愛,并在老師給予的愛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初中語文老師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篇三
背景: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感恩意識淡薄、玩世不恭、只圖享受、不會做人,漠視父母和老師的關愛,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能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周圍的環境,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饋他人和社會。他們對父母要求多,替父母分憂少;對老師挑剔多,尊重理解少;對同學關心少,考慮自己多;對社會抱怨多,客觀分析少……這些現象,導致孩子們“感恩”意識嚴重缺失。
做法:針對大部分學生類似以上不良的行為習慣,我在班里進行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通過相應的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知恩、感恩、報恩、施恩的人文關懷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以靈魂喚醒靈魂的人性教育,以德報德的品性教育。由于人們的道德是由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部分構成的,因此,在實施感受恩教育過程中,我通過三個層次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一、認知層次(引“感恩教育”于主題班會中)
周一班會,我與班委成員組織設計了一次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以“學會感恩、與愛同行“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思想教育。整個活動過程由甲乙兩個主持人引領全體學生完成。班會的第一個內容非常感人,它起到了快速烘托氣氛、提升感情的作用。王帥同學家庭貧困,開學之初,母親為了給他湊夠學費,累的暈倒在地,當王帥滿懷不舍離家時,母親把手心里攥皺了的幾毛錢也遞給了她,囑咐他在學校不要委屈了自己的身體……未等講完,全體學生隨著王帥的泣不成聲淚流滿面。接下來的歌曲欣賞《懂你》、配樂詩朗誦《媽
媽,我的親娘》、說給父母的心里話等環節,每個學生都表現得身心投入。感受著如泣如訴的《白發親娘》,主持人用顫抖的聲音宣布著活動的尾聲:生活中,感恩無邊,一句話語、一個行動、一點情懷,都能表達和解釋感謝的真諦;感恩無痕,一份努力、一點進步都能傳達一份真情與心愿。學會感恩吧!讓我們的生活永遠充滿關懷,充滿真情,充滿愛心,充滿溫馨!
從學生們的表現可以看出,精心設計的這個班會提高了學生對感恩的認識,達到了提高感恩意識的目的。
二、情感層次(融“感恩教育”于成長反思之中)
學生通過反思成長的歷程,寫感恩日記,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發學生的報恩意識。還通過學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愛的奉獻》、《父親》、《懂你》等歌曲,教育學生在得到愛的同時,還要學會去回報愛,給予愛,并感受生命因為有愛而美好,生活因為有愛而幸福。
學生的感恩日記里,記滿了對同學、老師、父母的感激與愛。有的學生寫到:通過感恩,我懂得了寬容。當我生病時,是我的同學端來了熱水,遞來了藥片,送來了溫暖,我不應該時常記恨他們的一時疏忽與過錯;還有的學生寫到:老師,您對我們嚴愛有加,讓我們知道如何做人,您的愛是細微的。寫給父母的感激更是多不勝數,大部分都情真意切、真實感人。
三、實踐層次(入“感恩教育”于人心中)
我囑咐他們在家懂事孝順,幫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給長輩洗發洗腳、剪指甲,觀察一下父母的手,并寫出觀后感。我還聯系部分
家長,要他們配合我的工作,多給孩子創造報恩機會,在生活中盡量創設一種有利于孩子發生感恩行為的環境。通過這些工作來激發學生將感恩意識和感恩沖動轉化為報恩乃至施恩的行為。
學生把他們的收獲寫成了日記,交了來與我共享幸福與喜悅。有的說,回家后幫爸爸、媽媽還有奶奶洗了一次腳,還幫他們剪了指甲,奶奶都感動的流淚了;有的說,幫媽媽洗衣、做飯、打掃屋子后,媽媽一個勁的夸她真的長大了。還有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說,學校里有這么好的老師,有這么好的同學,你一定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與同學親如姐妹……
這個層次的教育迎來了學生心靈的震憾、生命的感動和情感的回報,感恩的種子由此在他們內心深處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效果評析:
1.通過以上三個層次的教育活動,使學生體會到自己的成長這樣快樂和幸福,離不開父母、老師、同學、親朋的幫助,激勵他們用一顆感恩的心鞭策自己改掉惡習,用行動來回饋恩人。
2.經過幾個月的教育實踐后,家長們一致反映自己的孩子變懂事了,能干了,勤奮了,會體貼父母了,能幫助家長做家務了,發現他們的孩子真的長大了。
3.此次活動不僅教育了孩子,也使社會各界意識到,這樣的德育活動會使孩子受益一生,應大力推廣。這就要求我們的思想教育,包括學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講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傳授知識上,要通過多開展一些有意義有實效的活動來教育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這樣的教育才是更加豐滿的,這樣的教育才是“刻骨銘心”的。
初中語文老師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篇四
——在賞識中求發展
這學期開學初,學校把原來的八年級14班打散到各個班級,我班共進入五名同學。因為原14班的孩子有相當一部分比較調皮,對這分進來的五名學生,也不太了解他們的具體情況,所以只是在慢慢觀察。經過一個多星期的了解,發現新來的王鵬,既不交作業,上課也不好好聽課,總是無精打采的樣子。第一次化學考試只考了40分,全班不及格的很少。化學老師找到我,要叫家長。對此我聯系了他的家長,孩子面對家長時,也是滿不在乎,連自己化學考多少都不記得了。經過溝通發現該家長幾乎對孩子的學習不過問,理由是孩子住校。聽到家長這樣的回答,我感到非常失望,同時也為自己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感到無比的困惑。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對他不交作業的這種情況也時常批評,但適得其反,他什么也沒有聽進去,還是照舊。為此我特別犯愁,因為我們本班學生很少有這樣的,我擔心他的這種行為會影響其他學生。這種擔心還是發生了,給我的感覺是有一些學生開始不交作業了,特別是原來就不愛交作業的學生,在其他課上有老師反映相當一部分學生總是趴在桌子上,上課效果很差。在一次語文課上,我說話的語氣較重,他一直目視著我,好像很仇恨,昂著頭直說:我不會做!就差和我對罵了,我在心里嘀咕:這孩子真不是好惹的啊!
從這個孩子的身上我開始反思:自己帶班兩年多,班上沒有這樣跟我反抗的孩子,一時出現還真接受不了。但既然出現了也得接受,
也許原班的孩子一樣是在反抗,只是默默的不出聲罷了。想想平日對孩子們的態度,總是喜歡批評他們,一有錯就是大聲的呵斥,甚至有時太不顧及孩子們的感受,孩子們是很畏懼我,但我離他們的心也是越來越遠。我想是該換種方式對待他們,平時的呵斥要減少一些,特別是對待像王鵬這樣逆反心理強的孩子,更是要軟硬兼施,要有足夠的耐心。在一次閑聊中,我從王鵬原班主任出了解到這孩子學習不行,但勞動挺積極。鑒于我們班開學之初,室外衛生總是扣分,再加之室外勞動委員已經為班級服務兩年了,借此理由我改選王鵬為我班室外勞動委員。在改選之前,我和他進行了交談,征求他的意見,詢問他是否像擔任室外勞動委員。我的話音剛落。他立馬說可以。我當時心想,看來他還是挺樂于干這個工作的。
在以后的時間里,我看他每天早晨來的也早,一進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著掃把提醒室外值日生去打掃衛生,別的同學都干完回來了,他還在外面守著,等待檢查。幾個星期下來,班里的衛生保持良好,再沒扣過分。為此我在班里表揚王鵬,我發現他有些臉紅了,很不好意思。表揚歸表揚,但他的學習還是沒有起色。私下我又找到他,和他聊天。詢問他是否適應新的班級,他只是笑著。我說:你既然擔任班級勞動委員,就得起到帶頭作用。這種帶頭不光是勞動上還有在學習上,希望你能嚴格要求自己。希望你能把勞動的積極性放在學習上,既然老師信任你,你要努能辜負老師對你的信任。我不希望前面在表揚你,后面又要因為作業的事情批評你,這樣班主任的工作很難開展,長此以往,你在同學中的威信也就沒了,以后在勞動中誰還會聽你的
指揮。聽完我的話后,他點了點頭,希望他真的可以領悟了一些。 談話之后,我發現他還是有一些變化的,作業開始交了,雖然不是很完整,但還是有所改變。因為他的一點進步,我在班里及時的表揚他,看到他的進步,我也很高興。有一天他突然跑到我跟前說:老師,我想管理班里的跑操,我覺得班里跑操有些亂。我說讓我考慮一下吧,最后征求班中學生意見,他們集體說好。為了不打消他的這種積極性,我也就勉強同意。時候他依然那樣積極,學生也樂于接受他。在讓王鵬有事可干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他的特長,一舉兩得,他的能力得到培養,班級的管理走向正軌,最主要的是他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現在的王鵬,作業都能按時上交,就拿語文聽寫來說,現在不再不交聽寫本,而且能聽寫一部分。我也會不斷的鼓勵他,爭取能學多少算多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經過近兩個月的努力,王鵬已經真正融入10班,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認真聽課,完成作業。只是源于他的基礎薄弱,成績還是不太理想,但想要改變這種現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些時間。
轉化向王鵬這樣的“問題學生”是一項既艱苦又令人愉快的工作,雖然有時效果甚微,但只要我們去親力親為了,就會有一種喜悅感。作為一個教師要始終明白自己的職責,教書育人,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每個學生的身上都蘊藏著他獨特的個人潛能,教育的責任在于把它挖掘出來,把它發揚光大,以不斷提升他的生命意義”。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需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心平氣和的對待每一位問題學生,用自己的耐心去感化教育每一個“問
題學生”,并且擦亮慧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一種賞識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轉化“問題學生”,讓這些“問題學生”變“后進”為“先進”,充分發揮他們的優點,釋放他們的正能量。
作為教育工作者,作為班主任應以賞識的眼光和心態看待每一個學生和每一個孩子,使他們找到好孩子的感覺,使他們有一種歸屬感。也正由于有了老師對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才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是有優點的。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長、快樂地學習,這便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
初中語文老師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篇五
-----尊重的魅力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學生也是如此,由于遺傳、性格、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在學生身上存在很多差異。有的聽話懂事,有的倔強頑皮;有的聰明伶俐,有的遲鈍呆板。教師應該承認差異,尊重學生差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講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要因材施教,下面是我教學生涯中的真實事例。
記得這是幾年前的一節課,我在五(一)班上科學課,介紹到哥白尼時,突然發現一位同學顫顫巍巍的舉起了自己的小手,好像還不敢舉似的,我很奇怪,他今天這是怎么了?一個平時不注意聽講、不愿意學習、從來就沒舉過手的他難道會知道相關知識?我說:“何峰同學,你知道哥白尼是怎樣的一個人嗎?” 他說:“哥白尼,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創立者,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詳盡的說明了天體是圓的。”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對他的回答也作出肯定并表揚了他,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時我觀察到他快速而又細微變化的眼神:高興?感激?總之非常復雜,據同學們說,老師以前很少提問他,就因為他是別人眼中的“后進生”,沒想到,下課時他主動跑過來:“老師您好,謝謝您提問我,也謝謝您知道我的名字。”說實在話,向他這樣“出名”的學生全校教師中又能有誰不認識呢?當時我有點驚訝,沒想到他會有這樣的舉動,于是我就想,這個學生不是不可救藥的!我應該對他充滿信心,拉他一把,在我的尊重、表揚以及激勵下,他各個方面的表現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現在這位同學已是許多學生羨慕的對象了! 人人都有追求完美、受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的需要。正因為我尊重這位學生的人格,信任他,盡管當時我感覺他不一定能知道,我還是提問了他,所以在他看來這位老師非常尊重我,不因為我各方面表現不好而忽視我,所以才會有他后來的上進!所以我說,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尊重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過去
當學生調皮不聽話時,有些老師總喜歡以體罰的方式以示懲戒,以威嚴換取尊嚴。但事實證明,這種所謂“尊嚴”,不過虛有其表。只有當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并以其高尚的品德和真誠的情感付諸教育,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敬。
尊重的魅力是無窮的!